如何走好中國人權發展道路
        1. <em id="3jssd"><object id="3jssd"></object></em>

            <button id="3jssd"><acronym id="3jssd"></acronym></button>

          1. <th id="3jssd"></th>
          2. 如何走好中國人權發展道路

            (今日話題·理論精選)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好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發展促進人權,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成功走出一條符合時代潮流的人權發展道路,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14億多中國人民在人權保障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本期話題將圍繞“如何走好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梳理相關權威機構專家學者的文章、觀點進行學習。

            譜寫新時代人權事業新篇章/魯廣錦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潮流、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 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2. 在發展中保護和促進人權;3. 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4. 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中國貢獻。【鏈接】

            如何理解“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柳華文

            當代中國人權觀把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總結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成功經驗,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順應時代潮流,是對人類人權文明的積極貢獻。理解當代中國人權觀,其核心和根本問題是,什么是人權?體現人權內容、人權實現路徑的中國版人權定義是什么?2018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座談會的賀信中首次明確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這一重要論斷,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于人權的定義,定位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根本追求,是對當代中國人權觀的經典表述。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 中國的人權定義體現旗幟鮮明的人民性,中國人權事業堅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2. 中國的人權定義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黨性,中國人權事業堅持黨的初心和使命;3. 中國的人權定義體現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綱領性,中國人權事業努力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的中國夢;4.中國的人權定義具有腳踏實地的實踐性,中國人權事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5.中國的人權定義具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性,中國人權事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就;6.中國的人權定義具有融通中外的世界性,中國人權事業促進和關心世界人民的福祉。【鏈接】

            弘揚正確人權觀/汪習根

            當代中國人權觀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新發展,代表21世紀人權發展的正確方向,為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權貢獻了中國智慧。要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當代中國人權觀,弘揚正確人權觀,營造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良好氛圍。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當代中國人權觀是正確人權觀;2. 為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權貢獻了中國智慧;3. 在實踐中弘揚正確人權觀。【鏈接】

            構筑全方位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宋玲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在推動中國人權事業進步的要素中,法治無疑是重中之重,而人權的法治保障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與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健全人權法治保障機制。完備的法律體系是實現人權法治化保障的前提和基礎。當前,需要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針對新問題,作出新對策,構筑全方位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更積極地參與人權保障國際規則制定,加快國際人權公約的國內法轉化;2. 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及時出臺配套制度;3. 在立法過程中尊重和保障人權。【鏈接】

            中國的人權愿景與發展路徑/沈永福

            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和標志,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潮流、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極大提高了中國人權文明水平,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多樣性。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堅持人權的普遍性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發展道路;2. 堅持把人民利益作為人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3. 堅持人權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鏈接】

            中國的人權理念與比較特征/孔慶江

            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狀況,不僅關系到全球的人權發展總體水平,也必將深刻影響全球人權治理,因此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權事業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和發展。正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近日在談及中國人權狀況時所說,比目標日期提前10年實現減貧和消除極端貧困,是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實行全民醫療保險和幾乎全民失業保險計劃,對保護健康權和更廣泛的社會和經濟權利大有幫助。中國在國內外支持多邊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也受到重視。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是什么在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和發展;2. 中國人權的核心理念;3. 中國人權在理念上與西方國家的人權理念的區別。【鏈接】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學習時報、光明日報、《求是》2022/12)

            責任編輯:劉佳星校對: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標識證書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
            亚洲综合a
                1. <em id="3jssd"><object id="3jssd"></object></em>

                    <button id="3jssd"><acronym id="3jssd"></acronym></button>

                  1. <th id="3jss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