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1. <em id="3jssd"><object id="3jssd"></object></em>

            <button id="3jssd"><acronym id="3jssd"></acronym></button>

          1. <th id="3jssd"></th>
          2.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反復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推動我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關鍵在于能否實現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跨越。

            創新驅動是高質量發展的本質特征。高質量發展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源于創新,包括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組織創新、人才創新等多個方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科技貢獻率、人力資本積累等,必須牢固樹立創新理念,大力推進創新,讓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

            創新解決的是發展動力問題。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對于培育新動能、轉換發展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沒有科技創新,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擺脫不了過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動增長的路徑依賴,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要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基礎科技領域取得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獲得大的進展,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領域核心技術,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以創新為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將創新理念融入到發展的方方面面,形成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產品、新的產業、新的品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營造激勵創新的制度環境,完善知識產權,健全風險投資制度,調動創新積極性,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鼓勵創新市場化、大眾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商業化,從制度上建立創新與市場的“綠色通道”。

            協調成為內生特點

            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高質量發展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力求避免“木桶效應”。

            協調強調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續性。協調成為內生特點,就是要統籌兼顧,力求通過補齊短板化解結構性矛盾,形成新的動態平衡。高質量發展過程必然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平衡的過程,每一次平衡都會使經濟發展的質量、結構、規模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繼而又打破現有的平衡,在更高層面上實現再次平衡。因而,強調協調才能使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高質量發展以空間來劃分,可以包括沿海和內地的不同區域;以產業來劃分,可以包括第一、二、三產業;以供需雙方來看,可以分為供給側和需求側;從發展階段來看,每個階段各有其重點和非重點。無論以什么方式劃分,當前都要以“十四五”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將發展的協調性落實到以產業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為支撐的整體規劃體系,彼此之間要相互配合,協同發展;同時,又在協調發展中拓寬高質量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環節中增強發展后勁。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性,必須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把鄉村振興和區域發展相結合,傳統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結合,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相結合,在發展中主動化解各種不協調因素,真正走出一條高質量協調發展之路。

            綠色成為普遍形態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理念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關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也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通過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等方式,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要深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處理好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的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通過完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生態補償機制、循環經濟發展體系,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手段,盡可能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逐步和有序實現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要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激勵約束作用,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導向,立足于資源循環利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依靠生產率提高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進而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統一。 

            開放成為必由之路

            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發展理念既立足國內又放眼世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揭示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符合時代發展規律。高質量發展無論是資源配置,還是產品銷路都要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開放體系中進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相輔相成,是培育吸引全球一流要素和高質量微觀主體的基礎性制度要求。

            要強化市場機制,形成良性競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科技、金融、貿易、產業的多維度融合;推動人才、資本、技術、知識的多要素聯動,加強產學研、內外資、政社企的多主體協同,高效配置國內外創新資源;促進制度創新、開放創新、金融創新、科技創新的多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效率和效益,形成相互促進的放大效應。要打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新格局,建立互利共贏的新型合作關系,統籌好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通過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提升國內創新能力,利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要以開放的理念廣泛參與和引領國際規則和規范制定。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優化配置,要形成開放的規則體系,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更加充分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

            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清楚地表明了高質量發展的著眼點、出發點、落腳點。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回歸發展的本源,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理念關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制度效率。共享理念注重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創造潛力、釋放社會活力、釋放發展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共享發展理念,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以共享理念指導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從制度上更加公平地分好“蛋糕”。要以共享理念完善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和政策,構建公平公正、合作共贏的包容性發展新機制。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遵循社會規律,強化共享理念,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形成管用科學的激勵機制,以人的全面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在國內促進各地區、各行業、各企業之間優勢互補,實現信息共享、成本共攤、資源公用、多種服務,建設共享平臺,激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國際上,以共享理念創造國際之間更多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發展機會,為高質量發展營造有利環境。

            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踏上新征程,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相統一,扎實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全國機關事務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責任編輯:王妗校對:吳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標識證書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
            亚洲综合a
                1. <em id="3jssd"><object id="3jssd"></object></em>

                    <button id="3jssd"><acronym id="3jssd"></acronym></button>

                  1. <th id="3jss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