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偉業
        1. <em id="3jssd"><object id="3jssd"></object></em>

            <button id="3jssd"><acronym id="3jssd"></acronym></button>

          1. <th id="3jssd"></th>
          2. 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偉業

             這幾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羅西竄訪臺灣地區,成為國際國內輿論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臺辦、外交部、國防部等部門及時發表談話或聲明,對佩羅西的行徑表示堅決反對嚴厲譴責,商務部、海關總署也宣布采取了一些制裁措施。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早已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法理事實。臺灣地區一些人“倚美謀獨”的妄想不會得逞,美國等西方國家“以臺制華”的企圖注定失敗。中國統一的歷史潮流不會改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也不會改變。所有中華兒女都要有自覺自信的歷史擔當,在維護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貢獻力量、實現價值。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客觀歷史真實確鑿、無可辯駁。從地理形成上看,臺灣島與福建省只有一水之隔,在地殼演化的漫長時間里,臺灣島與大陸原本一體相連。從考古發現和人類學研究上看,臺灣出土的古文明遺跡如石器、骨器和陶器,與大陸某些地區發現的石器、骨器和陶器有很大的相似性,學者們推算,至遲3萬年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古人類已經有一部分移居臺灣。歷史文獻則更加詳細、更加有力地表明,中國人最早在臺灣這塊寶島上從事生產生活開發活動。早在三國時期,孫權就派人率領萬余名水軍乘船渡海到達臺灣。到了隋唐時期,東南沿海許多人為躲避藩鎮割據、海盜入侵,紛紛前往澎湖列島和臺灣島拓荒居住。宋朝兵駐澎湖、將澎湖地區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臺灣正式納入中國行政區劃。元朝在澎湖設置行政管理機構“巡檢司”。明朝在臺加強駐防守衛。清朝設“臺灣府”、并于1885年正式劃臺灣為單一行省。大陸赴臺人數也越來越多,至19世紀末已達254萬余人,“乘桴浮于江海”,這正是自古以來海峽兩岸一衣帶水源自一家、大陸和臺灣交流交往的真實寫照。近代以來的臺灣歷史,更是中國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義侵略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法國、日本先后覬覦、染指甚至侵占臺灣,但在中國人民的奮力抗爭下,屢次擊退來犯之敵,光復了寶島、贏得了榮光。臺灣的歷史,清晰地表明了從古至今隸屬于中國這一歷史關系、這一歷史真實客觀、證據確鑿、無可辯駁。

            臺灣屬于中國有公認權威的國際法依據,法理事實不容改變。臺灣隸屬于中國,有著客觀確鑿的國際法基礎。1943年,《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應將竊取的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戰勝的中國政府依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復臺灣、澎湖列島,重新恢復行使主權。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權利。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經有181個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國際共識、是全世界絕大多數人民的共識。講到共識,就要講最著名的“九二共識”。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鶗@得兩岸雙方授權后,幾經磋商,達成了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雙方函電往來,都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追求國家統一的立場和態度?,F在,臺灣地區少數人試圖曲解、否定和污蔑“九二共識”及其核心要義,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政客也時常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作出一些政治動作,昧于歷史、違背事實、違反法理,其用心昭然若揭。臺海形勢走向和平穩定、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時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中國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兩岸人民強烈盼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決心信心堅如磐石、從不動搖。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大陸和臺灣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兩岸人民也為推動打破隔絕狀態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別是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達成“九二共識”、開啟兩岸協商談判、推進兩岸政黨黨際交流、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等等,開辟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兩岸人民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都在這些活動中愈加真切、愈加濃厚。當今時代,兩岸同胞面臨著共同繁榮發展、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中國的經濟市場、政治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意識到了和中國合作的重要性。具體到兩岸經貿往來,2021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總額達到2499.79億美元,自大陸進口總額為783.64億美元,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順差達到171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事實表明,兩岸統一有利于臺灣地區經濟社會更好發展,也有利于世界范圍內的和平、進步和發展。兩岸人民渴望統一、有信心有決心推動統一,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祖國必須完全統一,也必然完全統一。

            客觀理性看待統一道路上各種風云變幻,時刻保持戰略定力、歷史耐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實現祖國統一的時與勢始終牢牢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在祖國必須統一、必然統一這一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中,我們要自始至終掌握政治主動,時刻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對那些煽動兩岸同胞敵意和對立的“臺獨”分子,對那些試圖染指干涉中國國家內部事務的國外勢力,要態度鮮明地堅決反制,要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同時,要看到解決臺灣問題,是一個長期、復雜、艱巨的歷史進程,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時間在我們這一邊、主動在我們這一邊,某些政客自導自演的小動作,改變不了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大勢。要立足做好自己的事,以發展和強盛起來的祖國應對一切風險挑戰,高瞻遠矚地認識、客觀理性地處理一些雜音亂象,切不可因一時一事亂了陣腳。要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主題,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促進兩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不斷壯大中華民族經濟。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不斷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努力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天下大勢”,是人心所向的大道,是勢不可擋的潮流。我們要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統一的光榮而正義的事業中來,在新時代攜手同心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責任編輯:于川校對:王靜靜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標識證書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
            亚洲综合a
                1. <em id="3jssd"><object id="3jssd"></object></em>

                    <button id="3jssd"><acronym id="3jssd"></acronym></button>

                  1. <th id="3jss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