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深刻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積極回應人民對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深刻吸取古今中外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全面總結中國民主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深化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發展規律的認識,團結帶領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進,民主從價值理念成為扎根中國大地的制度形態、治理機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在我國政治生活中,中國共產黨居于領導地位,這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中國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建立健全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以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為目標,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強黨對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整合職能部門的資源,組建和重新組建部級機構25個,調整優化領導管理體制和職責部級機構31個,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機構職能體系更加健全。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理順黨的組織同其他組織的關系,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同級組織中得到貫徹落實。逐步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協調行動、增強合力,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加強。
十年來,為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一系列基礎性、創制性、戰略性舉措相繼出臺。將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載入黨章和憲法,明確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重要黨內法規,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進入新時代,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不斷增強,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最根本保證,也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標志。
二、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更加健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從堅持黨的領導、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通過完善制度體系保證人民有序參與國家治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為維護人民利益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同時,不斷完善人大專門委員會設置,優化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結構,不斷加強和改進人大監督工作,進一步拓寬人民監督權力的渠道,人民通過人大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化保障更加完善,實踐方式不斷創新,展示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蓬勃生機?! ?/p>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順應新時代,取得新發展,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彰顯出獨特優勢,也為世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職能進一步強化。人民政協工作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進一步拓寬協商渠道,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人民政協發揮協商式監督特色優勢,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情況,通過調研發現問題,圍繞履責不力提出批評,針對問題不足督促改進,充分發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的監督職能。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既保證了國家團結統一,又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推動了民族地區發展,促進了民族團結,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鶎尤罕娮灾沃贫?,保障人民通過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等多種形式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提升了基層治理實效。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對于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和主人翁地位,調動職工積極性,對推動企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有權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有權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在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利、增進人民福祉方面的作用更加彰顯。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人民心田,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不斷實現。
三、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造,是黨不斷推進中國民主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經驗結晶,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協同推進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人民享有廣泛民主權利,人民依法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擴大。人民通過各種途徑、渠道、方式,就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特別是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廣泛協商,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黨和國家制定實施重大決策,廣泛征求和聽取各方面意見,最大限度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努力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人民廣泛、直接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彼此貫通,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
在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的民主生活豐富多彩,民主蔚然成風,人們心情舒暢,社會充滿生機活力。從衣食住行、看病上學到社區管理、社會治理,再到大政方針、發展規劃,人民的意見建議都可以通過民主渠道表達出來。民主懇談會、聽證會、網絡議政、遠程協商、“立法直通車”、“小院議事廳”、“板凳民主”等,一個個火熱的基層民主實踐、一個個別具特色的基層民主形式不斷涌現,民事民議、民事民定、民事民辦漸成風氣。
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參與實踐,使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這兩種重要民主形式更好結合起來,構建起覆蓋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14億多人民、56個民族的民主體系,實現了最廣大人民的廣泛持續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使人民當家作主更好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發展,激發和凝聚了中國人民奮斗新時代的磅礴力量。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為豐富和發展人類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